国际化的今天,俄罗斯为何却鲜少见到黑人?只因几十年前的一件事

国际化的今天,俄罗斯为何却鲜少见到黑人?只因几十年前的一件事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奴隶社会时代,因为三角贸易等因素,国内存在大量的黑人群体,在废除奴隶制后,这些黑人融入美国社会。

再加上移民国家的包容性,美国黑人越来越多。 但是相较于美国,一些欧洲国家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典型代表就是法国。

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的传统强国,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白人血统,但是这一情形如今却变了。

别的不说,就说足球,在近两届世界杯,法国队表现出色,一冠一亚。

但是看看法国队首发就可以看出来,也难怪有球迷调侃说,欧洲球队法国队像是非洲的,而非洲球队摩洛哥却像是欧洲的。

法国队内的惊人的黑人比例,仅仅是法国这个国家的社会的一个缩影。根据近些年来法国国家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法国全国总人口在6600万左右。

其中15%都是黑人,人数超过800万, 而在全国新生儿中,黑人比例已经超过半数,已然威胁到法国传统的主体民族地位。

更何况除了这些纯正的黑人外,还有很多混血并没有统计在内。 可以说,如今的法国各行各业已经离不开黑人了,这对于一个纯正的欧洲传统白人国家来说,是极为罕见的。

法国的现状,还得从历史上说起。首先便是殖民历史。

法国作为欧洲传统强国,早就开始殖民历史,刚开始其重点是北美和印度。

但是这两块地方是英国的基本盘,当时英国算是日不落帝国,法国干不过只好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到了非洲地区。

在如今的非洲,很多国家都是曾经的法国殖民地,被法国殖民统治两百多年,联系十分密切。

这些被殖民者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中,没有多少对法国的痛恨,反而是向往。对于他们来说,定居或者留学的首选之地就是法国。

其次便是战争历史。人们都经常拿二战中法国拉跨的表现,来“日常乳法”,其实在一战的时候,法国还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

但是一战打下来,大量法兰西青壮年男性或死或残,又经过二战的洗礼,再加上战后全球殖民体系崩塌。

为了维持法国的社会运行,不得不在保证殖民地独立的前提上,大幅度提高对于黑人的接纳度。

好让这些昔日的殖民地与法国建立一种类似邦联的体系关系,欢迎非洲人来到法国工作定居。

到了21世纪,随着本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法国产生劳动力危机,大部分企业遭遇用工难问题。

为此,法国政府再一次放开引入非洲地区黑人的条件,虽然法国也在国籍上有所设限, 但是终归还是作用有限,以至于到了今天法国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其实法国的问题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存在,然而也曾经遭遇过大量男性青壮年损失,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俄罗斯,却没有出现引入黑人的现象,甚至在莫斯科街头都看不见多少黑人。

其实这还得从几十年前的苏联说起,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莫斯科也是十分欢迎黑人的。

段2如今广袤俄罗斯却看不见几个黑人的情形,与几十年前的情形完全相反。

当年的苏联一度是很多非洲留学生的心中圣地,可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一情形发生180度的反转呢?

在二战之后,随着曾经全球殖民体系的毁灭,苏联与美国成为了新的国际秩序主导者。

苏联以受压迫民族的解放者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所以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 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所以苏联大力争取那些刚刚从殖民者手中独立出来的小国。

而非洲作为一个有着几百年被殖民历史的土地,那些涌现的新生国家也就成为了苏联拉拢的对象。

但是与法国不同,苏联与非洲基本上八竿子打不到,非洲人要想就业留学定居的话,他们更愿意去法国。

当时的黑非洲国家,虽然国力不太行,但是好歹都是受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在联合国的体系框架下,他们同样拥有投票权。

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垒的年代,争取黑非洲就是美苏两国的一个重要工作。

而当时法国与非洲联系密切,而法国也属于资本主义阵营,这就让苏联人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诱惑力。其实苏联的形象,也并非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虽然非洲国家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而对法国产生了一种向往归属感,但是在民族主义觉醒的年代,在国际思潮的影响下,也有很多青年人站起来抨击法国的殖民主义。

而当时有着全世界范围内解放者形象,是无产阶级代名词的苏联,对于这些认为自己被压迫的非洲人民来说,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

再加上当时苏联为了拉拢这些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黑人的目光。

再加上当时的苏联,毕竟也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其不仅在多个科研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的人文艺术也有着极高的水平,再加上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

因此,很多非洲人一度将留学的目标从法国转移到了苏联。 当时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正愁怎么打开和非洲的交往渠道呢。

刚好就看见了非洲人对于留学苏联的需求,在经济社会落后的非洲,能够外出留学的,基本家里都不是一般的条件。

所以要是能够把来留学的非洲年轻人塑造成亲苏派,那今后非洲政坛必然不断向苏联靠拢。

为了能够更加满足非洲留学生的学习需求,赫鲁晓夫更是大手一挥,建造了一座专门用以供给第三世界学生留学的新大学。

于是在1960年1月,随着帕特里斯·卢蒙巴国际友谊大学的落成,苏联迎来一波非洲留学生的留学热潮。

在1960年之后,非洲的留学生从曾经仅仅72人,转眼间就超过了4000人,数量甚至超过了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吸引更多非洲留学生前来留学,当时苏联给出的条件是相当丰厚的。

根据记载,当时苏联为了留住这些非洲留学生,不仅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全免,就连来回的机票都是苏联的学校全数报销。

除了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苏联最先进的教育外,苏联人每个月还给每个黑人留学生90卢布的生活补贴。

虽然如今的卢布已经贬值得严重,但是在冷战时期,尤其是苏联国力上升期,卢布不仅币值稳定,购买力也挺强。一个月90卢布已经超过了当时苏联的平均工资收入。

虽然苏联本国大学生也享受国家的生活补贴,但是本国大学生的经费补贴不足黑人留学生的三分之一,而且更不存在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全免的情况。

在当时,慷慨的苏联人算是将国内所有的尖端领域专业,都对这些非洲留学生开放了。

在如此强大的反差对比下,刚开始是一些苏联大学生感到不满,后来越来越多的苏联人感到了心理落差,开始滋生不满情绪。

黑人留学生与苏联本地人的矛盾开始逐渐生根,然而在一开始,苏联政府并没有理睬本国人的这种不满。直到苏联政府的逆鳞被触动的那一刹那。

面对苏联人民对非洲留学生的不满,苏联政府一度不理不睬?而后来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让苏联政府一改常态,直接将黑人留学生都赶走了呢?

因为学校免学费还给补贴,再加上这些留学生的家庭条件也还不错,所以这些留学生在来到苏联后,开始流连于各个消费性场所,还勾搭苏联本土留学生的对象。

这就开始导致了苏联学生对这些非洲学生的不满。

而这些非洲留学生呢,在一开始的蜜月期后,也开始有些不满了。熟悉历史的观众都知道,苏联虽然科技发达,但是苏联的工业有一个明显的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缺点。

所以那些在欧美有过留学居住经历的学生,在来到莫斯科之后,感到生活条件下降了。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一些非洲留学生对苏联感到不满, 甚至将苏联对其提供的巨大的补贴,视为自己在生活需求上难以得到满足的补偿。

因为这些留学生有了闲钱之后,就喜欢去喝酒,喝醉了之后,嘴巴就不把门,没多久这种对苏联的不满就传到了苏联当局的耳朵里。

这就引起了苏联当局的警惕,因为当时冷战的局势,苏联很快就担心这群留学生中会有外国间谍。当这种不满被披上主观的政治色彩后,苏联的行为就开始变味了。

苏联不仅借着组建各种学生组织的由头,将这些留学生限制在各个组织中监视起来,给留学生找的学习伙伴,也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

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融入苏联的学习生活,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监督他们。

苏联政府已经开始对非洲留学生有些怀疑态度了,苏联社会对于这些非洲人更是不满。

当时苏联因为二战已经男少女多,随着黑人的融入,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黑人的泛滥会给苏联本土的主体民族造成严重威胁。

再加上这种区别待遇,让苏联社会层面的种族歧视越来越严重。

当时苏联人只要在大街上看见与苏联女性一同散步的黑人,就会直接上前进行毒打,各种种族主义的辱骂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一个集中爆发点出现了。1963年,一个加纳留学生死在了莫斯科郊外。

此事一出,苏联政府十分紧张,因为他们知道留学生与苏联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了,此事发生后,苏联为了安抚留学生情绪,还专门请来了加纳的医生进行尸检。

经过检查后发现,这就是因为这个留学生喝多了酒在郊外迷了路,醉倒后冻死在莫斯科十二月的寒冬里。 当时苏联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不少苏联人就是这样冻死的。

但是黑人留学生却不认这个结果,坚定认为是苏联官方搞了谋杀。

不仅有黑人留学生在莫斯科进行游行,还包围了加纳的大使馆,打出了很多罔顾事实的横幅,什么莫斯科是种族歧视中心,什么友谊大学就是种族隔离所等等。

如果说他们这样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那也顶多算是方法问题。

可他们的目的,居然是逼着苏联政府涨生活补贴,还张口让苏联给他们建造豪宅,甚至要苏联花钱送他们去西方度假。

就如同在如今美国黑命贵运动中开始的零元购运动一样,当时的黑人留学生在苏联开始了大量的暴力打砸抢烧事件。

自己的要求一时间没有得到满足后,这些人居然直接到了红场去游行了, 让很多西方记者将此作为由头,在国际社会上对苏联进行大量抹黑抨击。

这可算是触到了苏联的逆鳞,苏联直接取缔了大部分黑人的学生组织,直接断了留学生的生活补贴,大量将之遣返回国。

这些在苏联享受了大量优惠政策的留学生,在被遣返回国之后,非但没有说自己受到的优待,反而添油加醋地在西方媒体那里抹黑苏联,苏联甚至被形容成了黑人地狱。

在这件事之后,知道去苏联没啥好下场的黑人,也就不太敢去苏联。 而苏联在吃了哑巴亏之后,也不愿意再接收黑人留学生。

学生都不愿意来,更别提会有人愿意去苏联或者俄罗斯找工作定居了。这也就导致了如今俄罗斯街上的黑人,在整个欧洲都算是很少的这一现象。

如今部分国内高校,也为了一些国际声誉,在没有对留学生进行完善的能力与品格考察的情况下,就大量引入非洲留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并给予大量的优待条件。

我们不否认大部分留学生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但是苏联的例子就在那里,这是不是需要我们深思的地方呢?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快手粉丝流失之谜:揭秘背后的原因与应对策略一、内容质量不高
哪种兰花最抗冻
约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安卓

哪种兰花最抗冻

📅 07-27 👁️ 4914
冯骥才: 失踪的少女
365正规网站是多少

冯骥才: 失踪的少女

📅 07-08 👁️ 3389
实体店哪里能买键盘
365正规网站是多少

实体店哪里能买键盘

📅 07-09 👁️ 7106
党的意思,党的解释,党的拼音,党的部首,党的笔顺
365正规网站是多少

党的意思,党的解释,党的拼音,党的部首,党的笔顺

📅 08-06 👁️ 519
梦幻西游:155级龙宫的赚钱全套攻略
365正规网站是多少

梦幻西游:155级龙宫的赚钱全套攻略

📅 07-07 👁️ 6501
法国和葡萄牙 世界杯 法国和葡萄牙世界杯交手次数
约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安卓

法国和葡萄牙 世界杯 法国和葡萄牙世界杯交手次数

📅 08-02 👁️ 7790
遭快递大佬封杀,极兔到底做错了什么?
约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安卓

遭快递大佬封杀,极兔到底做错了什么?

📅 07-17 👁️ 6370
Android原生系统轻松安装全攻略:一步到位,告别繁琐!
365正规网站是多少

Android原生系统轻松安装全攻略:一步到位,告别繁琐!

📅 07-02 👁️ 7947